为什么明明是葬礼,可是在吃席的时候,人们还是有说有笑?

2023-09-24 12:00:22
'为了让大家知道,这个家还没有散。生活还会继续~,有些是喜丧,我还记得17岁参加了一位村里老爷子的葬礼,那叫一个热闹啊!老爷子89了,一向来在村里很有地位,也很乐于帮村里人做点事儿,年轻人回家来总要去他家坐坐和老爷子说说话,人身体也好,89了能吃能喝,一身腱子肉比得上一堆年轻人,闲着没事还能上山上抓两只野鸡(跑掉的家鸡)打牙祭。家里子孙虽然出去打工,但是也很孝顺,时不时接老人家去市里住两天,或者给'

为了让大家知道,这个家还没有散。

生活还会继续~

,

有些是喜丧,我还记得17岁参加了一位村里老爷子的葬礼,那叫一个热闹啊!

老爷子89了,一向来在村里很有地位,也很乐于帮村里人做点事儿,年轻人回家来总要去他家坐坐和老爷子说说话,人身体也好,89了能吃能喝,一身腱子肉比得上一堆年轻人,闲着没事还能上山上抓两只野鸡(跑掉的家鸡)打牙祭。家里子孙虽然出去打工,但是也很孝顺,时不时接老人家去市里住两天,或者给老人家报个旅行团玩。

自从84岁以后,老爷子就开始筹备自己的丧事。按他的说法是自己有钱,就不用儿孙的钱了。而且老头虽然年纪大,但是却喜欢上玩音乐,村里几个小伙组的乐队还收到老头的赞助。所以老头联系了村里专门办事的人(这里称三叔,虽然三叔得叫老爷子伯爷),要求按五万的规格办,而且要快乐,葬礼上《大悲咒》、《往生经》只能唱一遍,剩下的要按老人家自己选的来。后面老头可能是和小乐队的人谈好了。

反正,到了日子,我参加葬礼时,舞台上小伙子们给老爷子唱了首很欢快的歌,然后是一首《送别》,仿佛老爷子只是出远门了。再后面老爷子自选的歌那叫一个欢快活泼,要不是台上和全场素白的装扮,吃席吃得很快乐的我会以为在参加什么快乐party。

总之,到最后,司仪三叔说,最后环节是老爷子要求的,让大家举杯欢送老爷子去异世快乐生活!大家也有说有笑得完成了老爷子的心愿。

'

因为死亡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。

前年平安夜,爷爷去世了。当我匆匆忙忙赶回去的时候,没能见到他最后一面,葬礼热闹非凡,家里人请了草台班子来表演,唱歌跳舞,外加舞狮和模仿他生前最爱看的《西游记》经典段落。

大家进场,递了礼钱,就围着大圆桌坐下。都是些平日里的邻里乡亲,桌上炒菜凉菜卤肉白灼虾一样不少,大家有说有笑地吃着,小孩子喝橙汁,年长的男人一杯一杯饮酒,把桌上的散烟抓过来放进兜里。

爷爷走的时候 83 岁,按我们当地的说法,叫喜丧,意思是能够无病无痛活到这个岁数然后死去,其实算是一件好事。

来的客人里有跟爷爷年纪相仿的,也有比爷爷年纪更大一些的,脸上都没有过于悲恸的神情,只是平静,看上去甚至有些百无聊赖,坐在一旁默然,逗一逗小孩,或者抽一支烟。

我去过很多次葬礼,无一例外都是老年人的,在这样的葬礼上,热闹是一种礼貌。

作为亲属的人们其实并不希望看到凄凄惨惨的场面,因为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,它是一列必然驶过来的火车,撞向我们每个人不过或早或晚,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。

一个人死了,这不是一个夸张,不是一个比喻,只是一个陈述而已。

而当一个年老的人跨过生与死那条模糊的界限,活着的人帮助他的家人一起料理后事,能尽量多地帮一点忙,递一点礼钱,或者制造一点无用的寒暄,对于家属而言都是慰藉。

我的爷爷去世后,亲戚和邻居们帮爸爸订吃饭的大圆桌,告诉他要走哪些具体的流程,那么多迎接客人的凳子和碗筷要去哪里借,蔬菜肉类去哪个菜市买更新鲜划算,礼金该怎样记录,之后该怎样逐一还给别人,去哪里请草台班子,一个葬礼怎样才能办得体面。

死亡对于死去的人而言是一个瞬间,对于活着的人,是一个具体而冗长的过程。

这个过程需要大家共同的搀扶和帮助,需要他人在席上有说有笑谈谈日常琐碎和天气,来宣告生活并没有停滞不前,无论怎样,它总会继续。

当那个死掉的人终于变成了我们自己,我们也希望自己的亲属可以受到类似的帮助,邻里亲眷们也可以在席上面色如常地吃一口好饭,喝一碗热汤,讨论一下今天饭桌上的虾确实美味鲜甜。

没什么大不了的,只是我先下场了,各位在舞池里继续。

毕竟,死亡是一趟注定满载而归的列车,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客。

'